行业新闻速递No:46

发布日期:2024-11-04    发布: 中国石油流通协会

国内速记

01

欧盟终裁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税

10月29日,欧盟委员会作出终裁,决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为期5年的反补贴税。

根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公告,欧盟委员会29日结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认定中国电动汽车价值链受益于“不公平补贴”,对欧盟电动汽车生产商造成“经济损害威胁”,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为期5年的反补贴税。

公告显示,对于接受欧盟抽样调查的3家中国车企,比亚迪将被征收17%的反补贴税,吉利汽车将被征收18.8%的反补贴税,上汽集团将被征收35.3%的反补贴税。其他未接受抽样调查但配合欧盟调查的中国车企将被征收20.7%的反补贴税,其他未配合欧盟调查的中国车企将被征收35.3%的反补贴税。

2023年10月4日,欧盟委员会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今年7月4日对中国电动汽车开征临时反补贴税。与临时反补贴税税率相比,欧盟委员会终裁确定的反补贴税税率略有微调。


02

中国石油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325.2亿元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10月29日宣布,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5.2亿元,同比增长0.7%。其中第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9.1亿元,环比增长2.3%。

油气产量稳中有增,新能源业务快速发展。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油气当量产量13.42亿桶,同比增长2.0%,其中原油产量7.08亿桶,同比增长0.3%;生产可销售天然气3.80万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4.0%。国内油气当量产量11.97亿桶,同比增长2.3%,其中原油产量5.85亿桶,同比增长0.3%;生产可销售天然气3.67万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4.4%。油气和新能源业务实现经营利润1,442.6亿元,同比增长8.7%。

持续推动炼化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加工原油10.36亿桶,生产成品油8,990.9万吨,化工产品商品量2,864.3万吨,同比增长9.7%,新材料产量161.8万吨,同比增长62.6%。炼化和新材料业务实现经营利润152.8亿元。 

积极研判市场趋势,保障产业链平稳运行。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汽油、煤油、柴油11,988.6万吨,国内销售成品油8,959.6万吨。销售业务实现经营利润129.0亿元。


03

中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智能工厂”全面投产

10月30日,中海油集团下属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其建设的中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智能工厂”——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基地全面投产。

智能制造基地占地面积约57.5万平方米,包括4个智能生产车间、8个生产辅助中心、16个总装工位及适合大型船舶停靠的码头等核心设施,将重点发展海洋油气平台、液化天然气模块等高端海工产品。

“智能工厂”所使用的海洋平台一体化智能制造管理系统由海油工程公司自主研发。智能制造基地还投入先进智能生产设备600余台套,实现从项目管控、车间建造到厂区管理的全流程智能化。

智能制造基地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于2022年6月投用。截至目前,一期工程完成35座海洋平台建造,累计出货超过8.7万吨,产线整体工效提升近20%,总装效率提升30%以上。



04

西气东输四线新疆段建成投产

日前,记者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国家“十四五”石油天然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中卫)新疆段日前建成投产。

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中卫)是继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三线管道之后又一条东西走向的能源战略通道,全长1745公里,管径1219毫米,设计压力12兆帕,年设计输气量达150亿立方米。其中,新疆段管道长度583公里,起自新疆吐鲁番压气站,终至烟墩压气站,沿线设置4座合建站场和18座阀室,穿越大中型河流12处,穿越铁路和二级以上公路15处。

据悉,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中卫)新疆段沿线以戈壁、荒漠为主。管道穿越火焰山下的吐鲁番市高昌区和鄯善县,夏季温度最高达47.8摄氏度;途经“百里风区”,一年中8级以上大风天气近140天,局部地段阵风超过12级。管道与已建的西部原油管道、西部成品油管道、西气东输二线、西气东输三线4条管道并行敷设,部分管段穿越地形起伏较大的雅丹地貌区,所经石方段等级高,管沟开挖难度极大。

此外,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中卫)新疆段全部站场和阀室均推广应用光伏发电系统,预计每年可节约用电超36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约362吨。

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公司生产部经理王新生说,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中卫)新疆段通过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向沿线地区稳定供应清洁优质的天然气资源,对优化区域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和推动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05

“海葵一号”完成首船原油外输作业

近日,从中国海油深圳公司获悉,随着提油轮“北海开拓”轮满载超30000吨合格原油平稳驶离泊位,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成功完成首船原油外输作业,标志着中国在深水油气开发领域取得又一重大突破。

中国海油流花油田副总经理吴小路介绍,此次原油外输作业恰逢台风“潭美”袭扰,海域横风横流频发,流花油田管理团队抢抓作业时间窗口,历时17小时,实现20万桶合格原油的安全外输。

中国海油“海葵一号”FPSO总监翟程远表示,为确保作业安全顺利进行,“海葵一号”管理团队开展圆筒型FPSO外输风险分析,先后组织完成浸没式软管连接、提油大缆应急释放测试及“北海开拓”轮试靠等系列动作,并制定严密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通过多次模拟演练,确保所有作业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流程。

据了解,“海葵一号”位于深圳东南方向240公里,是集原油生产、存储、外输等功能于一体的海上油气加工厂,由近60万个零部件组成,高度接近30层楼,最大储油量可达60000吨。


06

阿拉善年产50万吨绿色甲醇首期10万吨示范项目启动

日前,内蒙古液态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阿拉善年产50万吨绿色甲醇首期10万吨示范项目,在阿拉善高新区启动。

该项目是国内首个50万吨级电解水制氢耦合工业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绿色甲醇项目,由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旗下浙江醇氢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运达股份、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内蒙古阿拉善能源公司共同投资,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与园区内企业烟气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绿色低碳甲醇,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50万吨项目达产后每年可减碳近75万吨。

2024年10月25日,盟行署印发《阿拉善盟绿色甲醇示范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将阿拉善盟打造成全球领先的绿色甲醇能源制备大基地,同时推进甲醇汽车在全盟的推广应用。

阿拉善绿色甲醇制备项目是探索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工业化示范项目,将极大地带动地区风光资源开发,提升地方绿电消纳能力,加速推动传统能源结构迭代升级,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重要支撑。


国际要闻

01

IEA:全球化石燃料需求2030年达峰

近日,国际能源署(IEA)在最新年度报告中预测,全球化石燃料需求将于2030年达到顶峰,此后世界将进入“电力时代”。

IEA表示,到2030年,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将供应过剩,绿色能源投资将会增加,世界将加速转向绿色能源。不过,IEA也承认,未来存在强烈的不确定性,中东和俄罗斯局势正因冲突而陷入动荡。

IEA总干事比罗尔在与年度报告一起发布的声明中表示,2030年前,虽然石油和天然气需求仍会受到地缘政治紧张的影响,但供应将更加充足且可能供应过剩,全球将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能源世界。比罗尔指出,如果化石燃料供应过剩,价格可能会下跌,从而使各国能够将更多资源转向清洁能源,并有可能将世界带入能源价格更便宜的“电力时代”。


02

2050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至1.201亿桶/日

近期,欧佩克在发布的《2024年世界石油展望》报告中表示,预计2050年前,印度将与中东和非洲一起成为全球石油需求长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报告指出,全球石油需求将从2023年的1.022亿桶/日增至2050年的1.201亿桶/日,增加1790万桶/日,增幅为17.5%。非经合组织成员国的石油需求预计增加2800万桶/日,从2023年的5660万桶/日增至2050年的8460万桶/日。其中,中国的石油需求预计增加250万桶/日,从2023年的1640万桶/日增至2050年的1890万桶/日;印度的石油需求将增加800万桶/日,从2023年的530万桶/日增至2050年的1330万桶/日;中东的石油需求将从2023年的860万桶/日增至2050年的1300万桶/日。而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的石油需求将下降1010万桶/日,从2023年的4570万桶/日降至2050年的3560万桶/日。

报告称,预测期内,化工、公路运输和航空领域的石油需求增量最大,将分别增加490万桶/日、460万桶/日和420万桶/日。其中,化工行业用于石脑油生产的石油需求预计增加280万桶/日。未来十年,公路运输的石油需求将强劲增长,并在预测期内的剩余时间稳定在5000万桶/日以上,届时电动汽车的普及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03

美国2023年生物燃料产能增加7%

近日,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的统计数据表示,2023年,美国生物燃料生产能力增长了7%,达到240亿加仑/年。其中,美国可再生柴油和其他生物燃料的产能增长了44%。鉴于美国各州和联邦税收优惠、监管政策、工厂扩建和计划中的新工厂建设,EIA预计美国生物燃料产能将继续增加。

按燃料分类计算,2023年年底,美国可再生柴油和其他生物燃料产能总计43亿加仑/年,比2022年年底增加13亿加仑/年。生物燃料乙醇占美国生物燃料产能的大部分,2023年美国生物燃料乙醇产能增加了约2%,达到180亿加仑/年。美国生物柴油的产能基本持平,2023年年底为21亿加仑/年。

按州计算,截至2023年年底,美国大部分生物燃料的生产能力位于艾奥瓦州,超过54亿加仑/年。美国生物燃料的产能主要分布在位于中西部、墨西哥湾沿岸和西海岸地区的14个州,占美国生物燃料生产能力的90%。

2023年美国22个州的生物燃料生产商报告增加了可再生柴油和其他生物燃料的产能,而2022年这一数字为17个州。亚拉巴马州、加利福尼亚州、路易斯安那州、宾夕法尼亚州和华盛顿州的新工厂开始生产可再生柴油和其他生物燃料。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的路易斯安那州和西海岸地区的加利福尼亚州占美国可再生柴油和其他生物燃料产能的80%以上。